2019年学校党政工作总结

 

2019年学校党政工作总结

 

2019年,学校在镇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江苏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夯实党建根基,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一、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党对教育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坚决维护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升党的建设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一)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夯实党建工作根基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学校实际,以“项目清单”方式细化部署了43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例会、检查通报等工作规则,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和指导督查。全校上下深入开展专题学习活动,积极开展“五个红色”“四重四亮”“三学”“两结合”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初心是什么、使命干什么、奋斗比什么”专题讨论,集中学习了周恩来、赵亚夫和王继才等同志的先进事迹,专门印制了理论学习应知应会“口袋书”,策划制作了主题教育专题网站,设计布置了“身边的榜样”先进事迹展厅,拍摄了先进典型宣传片。以解决师生最急最忧最盼问题为导向,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坚持做到“领办难题”有针对、“四不两直”真调研、“销号管理”显实效,切实改进、解决了师生反映的5大类160个问题,推动了五育并举育人、产教深度融合、基层党支部建设等内涵建设工作。主题教育进程中,学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主题教育办公室高效运转、二级党组织着力推进、各党支部有力落实、全体共产党员积极行动,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同推动、真学实干的良好局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发展基础。

全面实施党建工作强基工程、活力工程、先锋工程、标准化建设工程“四大工程”,以项目化形式推进党建标杆院部和样板支部创建、星级评定、理论研究等工作,打造“一院部一品牌”。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党建工作校地共建、推动融合发展。认真组织开展中层干部赴浙江大学暑期培训班和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超过86%。扎实做好统一战线和人才工作,制定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制度》,做好老干部定期阅文、信息通报和定向慰问等工作。1个党组织获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优胜奖,1人获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人获镇江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校内选树并表彰了21个共产党员先锋、16个共产党员示范岗和7个党外知识分子先锋,发展党员101人,预备党员转正87人。

(二)纵深推进“三全育人”,强化思想文化建设

将党中央、省委、市委的最新要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文件作为重点学习内容,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扩大学习会、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教职工政治学习活动,切实抓好党员干部、教职员工的思想建设。定期召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部署推动各二级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监管审核,强化网络舆情阵地建设,定期向省市主管部门上报工作研判情况,不断完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责任落实与保障机制。推进落实“专任教师+”实施方案,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举办“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展示活动,汇编2018年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并印刷成册,新立项“课程思政”建设改革试点项目27项、“三全育人并举,构建大思政格局”特色项目17项,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部建设,开展《学校各岗位育人职责、路径和载体说明书》编制工作,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宣讲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微宣讲比赛,全校性推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弘扬“崇爱尚美”校园文化,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系列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月期间开展“吕凤子文化”专题活动,完成校园整体文化景观设计方案和第一批实训室文化布置工作。先后邀请省文联副主席刘旭东、全国劳模沈春雷、“百家讲坛”主讲人钱斌等专家学者走进正则讲坛,全年组织14场专题讲座,吸引3500余人次师生参加,持续打造“正则讲坛”文化品牌。围绕学校重点项目和特色亮点工作,通过报纸、网络、微信等媒介,扎实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全年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近100次,其中省级以上报道30余次,推送官微新闻近200条。学校荣获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校园”称号。

(三)强化权力监督防控,筑牢党风廉政体系

制定下发《2019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清单》,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细则,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根据工作要求,成立纪委办公室,及时调整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加强权力节点监控力度,对搬迁至新校区以来的116份学校牵头组织的采购合同和238份各学院、各部门自行牵头组织的采购合同的备案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形成专题报告报学校党委。深入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和履责督查,定期完善履责记实平台信息登记。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作风效能督促力度,全年约谈函询7人次,提醒谈话3人,诫勉谈话1人,立案审查并给予留党察看处分2人。妥善做好雷祖成违法案件后续处置工作。

二、深化综合改革,推动权责下放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要求,以校内机构设置调整和中层干部换届为契机,纵深推动校内综合改革,加快人权、事权、财权下放进程,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优化配置,完成机构设置调整

按照权责明晰、重点突出、稳步发展的原则,对校内部门、院部设置进行优化调整,设置党政部门12个,党群团组织3个,教学院部及教辅机构18个。结合工作需要,采取增挂牌子、合署办公的方式,科学划分工作职能,有效开展资源配置。寒假开始前全面完成中层正职干部聘任工作,明年开学初完成中层副职和科级干部聘任工作。

(二)权责下放,全面推行二级管理

重申二级管理有关要求,修订二级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制度,学校依照各学院实际核定绩效总量,鼓励各学院自主考核、自主分配,推动“三权下放”落到实处。加快“三大专业组合”建设,加强对2个合署学院的统筹指导,以课题研究的方式鼓励跨专业融合发展。加强校领导联系学院制度的推进落实,进一步推动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规范院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三)建章立制,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按“立、改、废、留”的原则,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新立制度15个,修订制度41个,废止文件28个。专门制定学校美育、劳育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工作;制定《文化润校之晨读经典实施方案》,全校性推广晨读经典工作;制定《镇江高专现代学徒制工作实施办法》,探索现代学徒制办学实践,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出台《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师公寓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教职工利用休息时间兼非本职工作的劳务费用支出的通知》等文件,研究科研绩效考核办法(R2中拿出10%考核)加大科研资助、考核力度,推动依法依规治校。

三、优化教学管理,提升培养质量

深入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诉求,抓好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工作。

(一)抓好专业建设,探索现代职教体系

持续推进品牌、骨干专业建设,优化专业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岗位设置,出台《专业(群)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管理暂行办法》,做好新一轮专业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遴选聘任工作。积极参与江苏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讨,对6个品牌专业、3个骨干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进行验收,加快推进2个《悉尼协议》范式专业建设进程,获批健康管理、汽车智能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3个新专业,新增省级精品教材2门、在线课程4门,获批“1+X”制度试点项目2个。加强现代职业体系的探索实践,继续与京江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合作开展2个“3+2”试点项目。完成年度人才培养方案和“卓越工匠”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卓越学院、新时代女子学堂建设。

(二)抓好教学改革,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以项目建设的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美学教育、劳动教育等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改革中,积极推动“正则印社”建设,扎实开展2017~2019年度教改项目的验收、检查和立项工作,验收结项46项、撤销22项、新立项18项。推动完成了“财税一体化实训基地”“三坐标实训室”“虚拟仿真解剖实训室”等建设项目,认真做好实验实训室建设使用效能评估工作。评选出2017~2018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2项。圆满完成第27届大学生技能展演月活动,获江苏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4项,江苏省第十五届高等学校高等数学竞赛高职组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团体二等奖1项。

(三)抓好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

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宣传周和第四届校企合作育人推进月活动,举办校企合作活动26项,先后与韩国乙支大学、泰国格乐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等院校洽谈校企合作,与华夏眼科医院集团、北汽集团、惠龙集团、大全集团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中关村佳德职业教育创新联盟及北京霍夫曼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三方共同推进中德大健康管理项目,新成立丹阳眼视光产业学院,启动校内产业教授选聘工作,纵深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举办第二届“留学、游学宣传周活动”,共有14个国家的21个机构来校进行了21场专题宣讲活动。

(四)抓好教学管理,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坚持“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第十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特邀各学院院长上公开课。充分发挥“教室视频系统”作用,积极开展校领导课堂巡课活动,以专业督导和信息化监控等手段助推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圆满完成2019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及上报工作,2个案例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

四、创新工作举措,真情服务学生

深入贯彻“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创新学生工作举措,加快推动学生工作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开展。积极推进共青团改革进程,切实引领青年学生走好成长道路。

(一)注重团学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先后修订完善《大学生手册》《镇江高专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新开辟辅导员工作站、学生活动室、社区学生党员活动室等育人场所,专题组织校内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邀请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人选朱以财、第十一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人物乔小倩等人作专题讲座。扎实开展“一院一品”学生管理工作特色创建活动,要求全体学工人员上讲台授课、进课堂听课、入公寓交流,全方位提升学工队伍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采取线上线下共建,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集成“镇江高专520平台”、PU平台、官方微博、微信等线上服务渠道和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的线下服务功能,打造立体式学生服务体系。规范学生通勤车管理使用,全年累计为学生发车211辆,接送学生超10000人次。加强对学生宿舍及周边的安全防护保障,深入开展宿舍文化节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扶贫济困工作

积极推进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程,认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家庭学费减免补偿金、勤工助学金和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工作,其中国家奖学金12人、国家励志奖学金224人、国家助学金1065人,累计发放各类费用1190.04万元。

(四)推进团建工作革新,展现高专学子风采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坚持政治建团、思想立团、从严治团,制定出台《学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并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召开第六届团代会、学代会,推动团组织“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坚定不移推进共青团改革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2个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受到教育部、团中央表扬及嘉奖。学校团委荣获镇江市团组织先进工作单位、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5人获镇江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人获镇江市十佳团员称号,8人获得省“三好学生”“优秀学干部”称号,3个班级获省“先进班级”称号。先后选拔20名学生赴韩国牧园大学、云南普洱学院游学交流。

五、做好人事管理,锻造师资队伍

着力加强对校内教职员工的培养和管理,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推动完成教师岗位晋级及职称评审工作,为教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创设良好外部环境。

(一)加强机构设置和岗位晋升工作

结合实际科学调整院部编制安排,积极协调市编办提高校内可用编制数。先后完成退休人员岗位晋级、2014~2016年评而未聘人员聘任工作、2016~2018年评而未聘人员的评审聘任、2019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等工作,推进、完成全校三级岗位及以下岗位的人员晋级工作。

(二)加强人才招引和师资培训工作

新引进专任教师21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14人,副高级职称4人,送培博士2人。新增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市“十佳教师”1人,“2019年职业院校最美教师”1人。推荐“六大人才高峰”第十六批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对象3人。组织教师省级培训31人次、国家级培训11人次。先后输送50余名教师赴英国、德国、韩国等国及云南普洱学院开展专业培训和交流研讨。

(三)加强离退休服务和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出台《异地居住离退休人员节日慰问管理办法》,完善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和支部书记配备,建成学府路校区离退休同志活动中心,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来访接待和慰问工作。严格执行上级关于档案工作的最新要求,认真做好档案管理有关工作。

六、严格科研管理,推动社会服务

积极落实省委“科技创新30条”精神,加强科技工作制度建设,推动校内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科学发展,营造更加自由、开放的科研环境,充分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镇江高专学报》被评为“全国高职成高学报优秀期刊”。

(一)推动制度建设,优化科研政策

按照“放宽、激励”的科技工作指导思想,参照中央和省市关于高校科研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先后修订学校《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修订)》《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修订)》《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修订)》《纵向科研项目奖励办法(修订)》等文件,将教职工科研论文版面费奖励由每人1000元上涨到2000元。

(二)加强载体建设,严格团队管理

集中选址建设学校科研服务中心,加快推动吕凤子文化教育研究所、赛珍珠研究所、沈括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实体化运行,先后承办“2019中国镇江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19镇江大运河文化论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镇江分院成功落户我校。“镇江市功能化学重点实验室”高评分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绩效评价,并获奖补建设经费30万元。组织开展第十九届学术活动月活动,对校级研究机构和第二批科研团队建设进行了中期检查,完成2018年度科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及科研管理系统招标采购工作。

(三)积极项目申报,拓展服务领域

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41项,获批立项152项,到账经费481.5万元,其中横向课题35项,到账经费157.9万元。全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12篇,CS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篇,编著教材8部,获政府成果奖2项。申请专利135件,授权专利48件,实现专利转移转化2件。在权威部门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行榜中,学校以38件授权专利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11位,江苏省高职院校第8位。学校与市委宣传部、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合作,共同编撰《镇江通史》。

七、优化招生宣传,推动创业就业

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招生工作的最新要求,扎实开展面向社会招生录取工作,全力做好学生创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切实把好进口、出口2个关。

(一)招生工作再创新高

积极完善新时期招生宣传工作方案,充分利用招生骨干团队现场讲解和招生网站、高招咨询会、招生热线咨询等有效途径,深入开展招生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招生考试工作透明度。全年在全国24个省计划招生4125人,录取3282人,实际报到3015人,录取及报到新生数量为近5年最高。先后完成2批次面向社会人员的招生录取工作,共录取397人。

(二)创业就业成果丰硕

积极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专门举办“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培训班”,先后参加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知识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响镇江创业大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师生创新创业意识。积极培育“互联网+”文印项目、“互联网+3D私人订制”等学生创新创业典型项目,目前已有5名学生成功创业。荣获“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先后组织多场专场招聘会,累计有250多家企业为校内学生提供近6800个岗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八、强化内部治理,提升幸福指数

秉承“人文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全力做好后勤安保、资产管理、招标审计、图文信息、智慧校园等建设工作,扎实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共建幸福高专。

(一)做好后勤管理服务,打造平安校园

认真梳理新校区入驻以来的使用情况,继续加强各校区综合整治和安全保卫工作。坚持“走动管理”,推动楼长制管理服务机制有效落实,在西大门新设1间警务室,做好校内驾校和成教系统校内设点整治。完善各校区食堂软硬件建设,推进食堂支付宝终端安装事宜,对学生食堂开展风险防控补贴,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做好节能节水和医疗卫生工作,争创镇江市节水型单位,推动构建师生健康管理有效机制。

(二)抓好资产管理服务,提升资源效用

合理调整学院办公场所,对老校区废旧桌椅进行报废,完成新校区26建筑不动产证办理工作,催收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及校内其他运营商费用约336万元。完成江苏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联网工作,加快推动新版资产云平台管理软件的实际应用。完成单身教师公寓的建设和安置工作,全年入库固定资产649台套,涉及资金约720.6万元,受理完成各类维修290余次。全年完成招标采购项目共计23项,涉及预算资金1600余万,已办结项目资金平均节约率约为10%。协办定点采购项目18批次、协议供货项目10批次。

(三)加强财务监管审计,合理开源节流

科学编制学校财务预算并下拨分配,根据项目建设和发展需要适时调整预算安排。加快推动网络报销审批工作,严格财务报销审核,简化财务报销流程。严格搬迁、基建、维修等工程审计工作,送审基建和维修项目28项,已完成24项,送审项目总金额1177万元,核减额47.31万元,核减率10.24%。完成302份经济合同的审计审核、备案工作。

(四)加快数字信息建设,建设书香校园

推动数字校园建设,完成智慧化校园应用平台一期项目工程,加强门户网站群系统和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等网络安全管理,完善校园网络基础实施建设和信息化服务工作。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开展“晨读经典”微信推送和心得分享沙龙活动,启动“吕凤子专库”建设,设立马克思主义著作专架,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增加阅览室座位席数,组织“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学院”评比活动。新购新书7409种,15657册。

(五)推动幸福高专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健全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工作机制,提升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扎实开展镇江市“互助互济”保障、校内医疗互助和教职工大病医疗互助金补助等工作,学校被评为“镇江市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组织开展中高考教职工子女慰问,修订教职工子女医药费、学费补助办法,组织开展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健步走活动、拔河比赛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娱活动,全方位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