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202135日,

校七届二次教代会讨论通过)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2021929

 

 

前 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是学校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决胜升本目标的关键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简称“职教20条”)、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职成〔20207号),及江苏省、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是学校内涵建设提质培优,内部治理提档升级,升本工作卓有成效的重要依据,是全体高专人建设美丽高专、宜学高专、幸福高专的美好愿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学校坚持“创优升本”发展目标不动摇,凝心聚力,奋力作为,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内部治理不断完善,内涵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办学影响力不断增强,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1.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

学校完成新校搬迁,拓展了物理空间。20177月,累计投资15亿元,26.8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建筑及配套设施交付使用。当年暑假完成办公用品、仪器设备、空调、图书、网络设备等搬迁及添置工作,从学府路61号迁址长香西大道518号,实现了新老校区物理空间、网络系统和运行模式的切换升级,同时完成新校区26平方米建筑不动产证办理。“十三五”时期,累计入库固定资产26219台套,涉及资金8250万元;采购图书44185种、92485册。智慧化校园软件平台一期建设顺利完成,建成云平台服务器系统,虚拟了60台服务器,承载学校各类网站近60个,各类信息管理应用系统13个,实现了全校无线网络全覆盖的网络格局。252间教室采用多媒体集中控制,其中54间教室采用云桌面系统,另外建有智慧教室2间,常态化录播教室4间,精品录播教室2间。学校入选江苏省智慧校园

2.内部治理进一步完善

学校综合推进机构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探索二级学院合署办公,新成立正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优质资源,加大专业融通。顶层设计学科布局,持续做强“新工科”、做优“新文科”、做大“新医科”。精简机关行政职能,强化机关服务职能,推进人、财、物三权下放,释放学院办学活力,明确“小学校、大学院;小机关、大服务”办学理念。全校性推进制度建设,汇总制度性文件234个,废止28个,修订50个,新立14个,保留142,形成“废改立留”制度清单。健全校园安全保障体系,有效落实楼长制,安全保卫工作获镇江市“集体三等功”表彰,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十三五”时期,教职工绩效工资总量系数1.2增加到1.3,人均收入逐年增加。按省市最高标准发放教职工福利,节日慰问品标准由1000元提高至1800元,搭建教职工大病医疗扶助机制,完成教职工教学用笔记本电脑换领工作,建成老校区离退休同志活动中心。幸福高专建设初见成效。

3.师资实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持续内培外引,强化师资建设。不断完善内培机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完善青年导师制,加快年轻教师培养和师资梯队建设。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提升人才引进待遇,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促进人才发挥作用。“十三五”时期,引进博士11人,硕士52人,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1人,送培博士20人;输送75人次出国培训进修、236人次参加省级以上教师培训。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知识产权领军人才2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2(其中第二层次1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7人(其中学术带头人5人),3年来每年新增1个省级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稳居江苏省高职院校前列。

4.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学校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做强专业实力。不断完善专业管理制度,出台品牌专业建设相关举措,实现专业到专业群的提档升级。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强化产教协同育人,加强校际、省际、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开放办学的新局面。“十三五”时期,学校获批3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9个校级品牌专业、3个校级骨干专业;2个专业启动“悉尼协议”国际教育工程认证专业建设;获批教育部“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和“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新增“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7项,遴选产业教授13人,其中省级4人。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意大利布雷西亚美术学院等10余所院校洽谈跨境合作;与广汽丰田、惠龙易通、文都教育集团、华夏眼科医院等开展校企合作;与丹徒区人民医院、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附属医院;与市直七家医院集中签约,推动形成校院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医教融合新格局。

5.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

学校坚持科研创新,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完善科研制度建设,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履行服务社会职能,强化校地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新型智库功能。“十三五”时期,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镇江分院、区域健康(镇江)研究院落户我校;新增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1个、江苏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基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个;获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98项,其中省部级项目58项,承担地方政府和企业横向合作课题145项,总到账经费1433万元;撰写咨询报告64篇,出版专著、教材59部;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6项,获授权专利538件,其中发明授权108件,专利授权数量稳居江苏省高职院校前列。

6.育人工作进一步强化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落实“专任教师+”实施方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试点项目、“三全育人并举,构建大思政格局”特色项目培育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部建设,建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顶层设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全校性推广“晨读经典”阅读项目。建成全国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基地。科学布局招生工作,做大省外招生份额,开通自主招生,前置“3+3”中职对接项目,拓宽进口;新增“3+2”本科对接项目,扩大专接本规模,高移出口。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行动计划》,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十三五”时期,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突破万人,开展2批次面向社会人员招生,开放大学荣获江苏省社会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在“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总决赛中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第六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中获得三等奖。立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92项,1个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被评为省级优秀并获10万元资助。年终平均就业率为95.15%

7.办学影响力进一步拓展

学校注重文化传承,拓展社会影响力。制定“文化润校”建设方案,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镇江分院、吕凤子文化教育研究所、赛珍珠研究所、沈括研究所等社科平台,积极搭建校地交流合作机制,文化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作为主办方承办2019镇江大运河文化论坛、2019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镇江选拔赛、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吕凤子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等重要活动。牵头编撰《镇江通史》。传承吕凤子“崇爱尚美”文化,完成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组织51场“正则讲坛”讲座,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1个学院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学校排名逐年攀升,位居2020年武书连高职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第250位。

二、面临形势

2019年,“职教20条”将职业教育由层次教育定位为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学历体系将不断完善,普通教育将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学校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1.高等教育的新变局

“十三五”末,“职教20条”“双高计划”“1+X证书”等新提法,绘就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路线图”,职业教育有了独立的法定地位,从普通教育中逐步独立出来,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轨发展的格局。201912月,教育部撰文提出“职业高等学校”概念,明确了本科层次的职业高等学校是高等职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法律形式认定了职业教育从办专科教育到办本科教育的有效性,为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依循。

2.再次出发的新挑战

从学校发展来看,困难与挑战并存,机遇与发展共生。

一是“创优升本”迎来新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职业教育出现了职教本科。20191月,“职教20条”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允许一批高职学校试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195月,教育部首次命名15所高职院校为职业大学,正式开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大幕。截止20206月,共有22所高职院校被教育部批准为职业大学

第二,独立学院合并转设为职教本科。2020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方案》(教发厅〔20202号),明确独立学院转设,“鼓励各地积极创新,可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一批高职院校与独立学院合并转设为新的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第三,双高校优先升格职教本科。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十三次会议第1424号建议的答复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将研制出台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系统谋划双高计划高职学校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工作。教育部首批“双高校”建设名单共计197所,江苏省20家高职院校入围。

二是自身短板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虽然通过自然淘汰有了一定的优化,但在高精尖团队、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数量等方面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二,专业特色不鲜明。专业数量较多,资源分配紧张,无法聚力打造优势和特色专业,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第三,基于“三大专业组合”的各板块作用不突出。受限于历史、师资、资源和机制等因素,“三大专业组合”各板块发展速率不同步,带动和辐射效果不突出。

这些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和发展短板,是“十四五”时期学校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拦路虎”,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出真功夫,不断爬坡过坎,注入新动能,聚力新作为,跑出加速度。

三、目标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学校深化内涵建设、完善内部治理,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五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创特的重要五年,同时也是学校“创优升本”的决胜五年,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不断提高战略决策的思维和意识,不断集聚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毅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眼重大使命,立足发展实际,牢牢把握以下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践行新理念,引领新作为,构建新格局,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建本科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要求,以深化改革为路径,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坚持念好“本土”与“本科”两本经,着力推进依法治校、人才强校、专业立校、科研兴校、文化润校、团学宜校、管理优校,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优越,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上乘,办学效益突出,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内涵发展

坚持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强化内部治理,释放办学活力,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创新科研机制,改革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胜岗+能转岗”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2.坚持地方发展

坚持念好本土经,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学科、科技和人才优势,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为地方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为产业融合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传承弘扬地方文化服务;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积极融入地方,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不断增强学校的贡献力和影响力。

3.坚持特色发展

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促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依托现有资源条件和自身优势,找准突破口,合理有效配置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扎实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融合发展,重点加强特色专业群建设,对标本科高校学科标准建设要求,逐步打造一批成熟的、适应学校发展方向的特色学科体系。

4.坚持开放发展

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大力度建设一批区域产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用联动深入、育人成效显著的现代产业学院。不断扩大国际办学视野,健全开放办学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国际间师生交流互访,多途径吸纳国外优质办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办学,大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1.明确办学定位

贯彻落实高等教育发展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照本科高校设置标准,紧贴镇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逐步由合作试点本科专业建设,到建设企业社会参与、产业对接精准、学科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2.完善内部治理

深化校内综合改革,遵循学校《章程》,完善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内部治理体系、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为核心的人才成长体系、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科研创新体系、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建设体系、以精准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核心的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创新育人体系

对接镇江市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需求,依托高校园区,共建产教融合发展示范区,建立多企业、多院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引企入校,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拉动企业深度、全方位参与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社会培训、合作研发、技术创新等领域密切合作,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特色。

4.提升办学竞争力

立足前瞻性战略,加强顶层设计,集聚优质资源,凝聚共识合力,围绕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体制机制,从注重硬指标显性增长向注重软实力内在提升转变,以点连线带面实现核心指标稳步增长,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在同类院校中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指标体系

“十四五”时期,学校坚持以“创优升本”为发展目标,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做强核心指标,加快由试点本科专业建设,到建成应用型本科高校。

第一阶段(2021-2023年),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启动内涵建设和内部治理各项改革工作,提升治理能力,规范治理体系;对标本科高校设置标准,积极筹备升本工作,争取纳入国家、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

第二阶段(2024-2025年),完成本科高校设置申报工作,“创优升本”目标基本实现,逐步将学校建成企业社会参与、产业对位精准、学科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表格中指标,如无标注,均指省级)

序号

任务内容

(一级指标)

2020实际值

(二级指标)

2023中期值

(二级指标)

2025目标值

(二级指标)

责任部门

1

省级三全育人示范校

①江苏省文明校园

⑴德育特色案例(1个)

⑵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政课专任教师(2名)

⑶思政课示范课堂(2个)

⑷课程思政教育案例(2个)

⑸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1个)

⑹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1个)

⑺班主任工作室(5个)

⑻优秀辅导员(5人)

宣传部、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学生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

2

省级师资建设先进校

①国务院特殊津贴1

②省333工程二层次(1人)、三层次(10人)

③省市突出贡献专家(3人)

④省六大人才高峰团队(2个)

⑤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6人)

⑴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

⑵省级教学名师(2人)

⑶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1个)

 

 

⑷双师型教师比例(60%

⑸博士学历人数(80人)

⑹硕士以上人数占比(60%

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⑻正高职称人数(45人)

 

组织部、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处、财务处

3

省级专业建设品牌校

①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

②省高水平骨干专业(2个)

1+X证书制度试点(7个)

④省产业教授(4名)

⑤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

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4门)

 

1+X证书制度试点(10个)

⑵产业教授(8名)

⑶校企合作开发规划教材(5部)

⑷省级重点教材(6部)

⑸国家规划教材(3部)

⑹“课堂革命”典型案例(1个)

⑺教学资源库(2个)

⑻在线开放课程(10门)

⑼国家精品课程(3门)

⑽高水平专业(5个)

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个)

⑿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

⒀优秀教学团队(8个)

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⒂全国优秀教材奖(2项)

⒃国家级教学能力奖(3项)

⒄产业学院(1个)

⒅职教集团(1个)

教务处、产教融合处、实验实训中心、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督导处、职业高等教育研究所、财务处

4

省级科技服务创新校

①国家专利导航示范基地(1个)

②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1个)

③江苏高校协同创新基地(1个)

④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

⑴国家社科基金(1项)

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⑶省级科研基地(2个)

⑷省级科研团队(2个)

⑸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项)

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

⑺核心期刊论文(40篇)

⑻发明专利(100项)

⑼年到账经费1000万元

⑽国家级科研团队(1个)

⑾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

科技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财务处

5

省级信息化建设标杆校

①省智慧校园

⑴设备与资源共享的云平台(1个)

⑵多媒体教室占比(100%

⑶智慧教室(10个)

完善的校园网站群(1个)

 

⑷全校信息资源的统一门户和移动服务门户(1个)

⑸校园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1个)

⑹数字化图书馆(1个)

图文信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资产处、教学与后勤保障中心、财务处

6

省级高等教育培训样板校

①国家创新教育杰出贡献院校

②省高等教育先进单位

③省社会教育先进集体

⑴校企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1个)

⑵继续教育优质网络课程(2门)

⑶社区教育示范基地(1个)

⑷年度社会教育培训人数(20000人次)

⑸继续教育示范基地(1个)

 

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财务处、工会、继续教育学院、

 

(五)主要任务

1.科学规划校区布局

逐步实现校区层次化、集约化管理,以高校园区长香西大道518号为主校区,办好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统筹推进卫生护理学院润州校区、丹阳师范学院丹阳校区中专专业,申请专属用地集中办学,建设中专校区。固定镇江开放大学办学场所,明确社区大学办学定位。

2.科学定位办学规模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0000人左右,本科办学规模在4000人左右,专科办学规模在4000人左右,中专办学规模在2000人左右,生师比稳定在18:1。在获批本科专业办学资格后,根据本科专业设置需要,合理减招大专和中专专业,逐步做大本科专业。

3.科学优化机构设置

瞄准本科建设需要,以学科发展调整机构设置,明确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三大板块定位,不断做优新文科、做强新工科、做大新医科,推进院部资源集聚,设置正则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卫生健康学院(镇江卫生学校)、丹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公共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镇江开放大学)等8个教学院部。

4.科学设计提质培优

坚持“创优升本”发展目标,以筹促建,在筹建本科过程中,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治理机制更加健全、育人体系更加完善、专业设置更加科学、评价体系更具特色、三教改革全面深化,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办出师生满意的高水平教育。

5.科学完善人才培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打通长学制人才培养链,完善“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贯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法定职责,积极开展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职业培训,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6.科学谋划升本路径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本科高校设置要求,对标本科高校设置标准,科学论证升本路径,形成可操作性的升本方案,努力实现在创优中升本,在升本中创优,直至完全实现“创优升本”发展目标。

(六)实施举措

1.实施以党建引领为高质量发展领导力的“依法治校”工程

——营造制度建设优势。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和管人。认真执行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切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执行力。正确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健全教代会、学代会制度,保障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权利,维护好师生员工合法权益。

——营造民主法治建设机制。深入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进程,加强院校两级学术委员会建设,促进学术公平和学术自由;加强教代会、工代会、妇代会、学代会、团代会等民主化建设,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公开,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运用多种传播形式,及时公开学校重大决策及实施情况。坚持依法治校,以师生利益为根本利益,尊重保护师生合法权益,完善师生民主监督管理机制和权益救助机制。利用好“520”平台、学生权益保障组织等申诉渠道,畅通师生诉求表达渠道、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做好生活关怀,完善师生医疗服务、困难救助等保障机制,努力为师生排忧解难、扶贫纾困,建设师生喜闻乐见的幸福高专。

——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纵深推进党建“四大工程”,以党建工作新要求、新指示引领学校新发展,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提高各级干部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要求抓改革、抓发展的专业化素质和能力。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健全选贤任能制度,把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重公认的干部推上前台,完善干部考评机制,考出真作为、考出精气神,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坚守政治方向,让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免疫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

2.实施以人才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内动力的“人才强校”工程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铸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信仰,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从建制度的深度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确保教师“为谁培养人”的前提和基础,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开展师德师风标兵评选和师德师风示范院部创建活动,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评选教书育人楷模、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等表彰奖励的必要条件,在年度考核、评优奖励、岗位聘用、职务评审、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特级教师评选等方面一票否决;健全师德师风年度评议制度、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师德师风状况定期调查分析研判制度和师德师风舆情快速反应制度,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

——全面强化党管人才。按照党管人才原则的要求,探索建立党管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管理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教师发展中心和各院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制定和组织实施人才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用法制手段保障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为人才素质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环境条件。对教职员工,实施分类、分层管理;对行政管理人员,要通过加强理论培训和挂职锻炼,全面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专业技术人员,要通过实施继续教育工程促进知识更新,提高教科研创新能力;对教辅后勤人员,要通过加强岗位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着力提升岗位认知和业务素质。

——全面改善人才工作机制。规范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和氛围,为引进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坚持广开才路,招贤纳才,创新引才方式,拓宽引才渠道,努力创造让各类人才来去自由的宽松环境,实现人才进出的“零障碍”。发挥人才效能,选好用好人才,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适其位、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形成人才志同道合、相互促进的“同频共振”效应。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完善收入分配办法,在绩效工资总量外,设立人才特殊津贴。对专职从事教学的人员,适当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的比重,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强化岗位编制分类管理,探索建立校内教学科研岗、教学为主岗、科研为主岗、社会服务岗等工作内容互通机制,完善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其他岗位交叉任职和福利待遇的管理办法,妥善解决因结构性矛盾产生教师工作量不平衡等问题。

——全面推进人才工程。统筹打造名师领航工程,重点培养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创建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示范、辐射、指导作用,形成头雁效应,释放榜样力量。加强校内智库建设,依托社科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汇聚培养一批社科名家。积极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将“博士化年度计划”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持续加大内培外引力度,五年内新增博士不少于60人。加快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及高水平教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步伐,形成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能够承担重大研究项目的教科研创新队伍。

——全面优化师资结构。以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建设为手段,按照“内部培养、限期提高、外部引进、专兼结合”的工作思路,逐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其中专任教师总数保持在450人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50%,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不少于45人,生师比不高于18:1。全面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培训基地,落实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51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或近五年累计不低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60%,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占比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5%,承担课时数超过20%

——全面落实职称制度改革。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注重对履责绩效、创新成果、人才培养实际贡献的评价,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把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克服“五唯”倾向,构建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教师职称制度。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明确思政教师队伍与专业教师队伍职称改革融通机制,探索思政教师及学前教育专业、护理专业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3.实施以专业品质为高质量发展竞争力的“专业立校”工程

——优化专业发展定位。根据镇江“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的最新定位,结合镇江产业发展需求,以及自身专业发展优势,科学动态调整专业设置,逐步集聚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三大学科群,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法律事务、学前教育、广告设计与制作、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十大专业群。集中优质资源,做优学前教育和护理专业群,依托“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师资培养基地”,完成学前教育专业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形成民生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推进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程,建设3~5个高水平专业群达到本科专业设置条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和旅游管理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率先实现专业升本。

——优化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深化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教师”的改革,应以“双向双融通”为主要途径,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构建“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结构化师资团队。“教材”的改革,要按照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编写或开发教材的顺序进行,一是在教材内容上打破学科体系、知识本位的束缚,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关注技术发展带来的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变化;二是完善教材形态,对经典的纸质教材,通过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纸质教材﹢多媒体平台”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体系;三是推广以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的数字课程,满足“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需求。“教法”的改革,要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建设。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不断拓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建立校内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加快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对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

——优化校企协同育人。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遴选认定一批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实质性推进产教融合项目,对接镇江产业需求,统筹多种资源,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校企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资源整合的校企共建综合实训平台,通过企业最新技术教学,培训学生毕业即就业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实验实训信息化管理能力,打造“一机在手,信息全有”的实验实训信息平台,扩大ARVR虚拟教学实验室建设,虚拟和现实教学同步化发展。

4.实施以科研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助推力的“科研兴校”工程

——完善科研管理与奖惩制度。制定完善科研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进一步放宽经费使用,增强科研活力,调动科研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学术假制度,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科研攻关;实行重大科研团队自主聘用科研助理,享受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大对高水平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和重大课题的奖励力度,对科研人员进行收入比重改革,推行聘期科研产出责任制,强化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指标体系。健全适合科研人员岗位特点的分类评价机制,完善《科研工作积分办法》,突出科研绩效与科研工作量挂钩,打通教学、科研量化积分通道,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依托国家专利导航基地,将专利申报、授权、转移转化等过程纳入考核,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合作推进专利转移转化,体现知识和创新价值,实现知识产权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完善高水平科研团队方向。根据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三大学科发展方向,集成现有科研平台和基地,鼓励专业交叉融合,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专业为主,加强工科类专业科研团队建设,形成面向中小企业科技研发的创新型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服务企业技术革新和创新发展;以财经商贸、文化旅游、学前教育等专业为主,加强文科类专业科研团队建设,形成面向地方社会发展服务的智库型科研团队,撰写高质量咨询报告,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以护理、眼视光、医学检验等专业为主,加强健康类专业科研团队建设,形成面向地方健康产业和事业发展的服务型科研团队,推广普及社区及中小学健康教育,助力健康镇江建设。

——完善服务社会发展能力。坚持讲好镇江话,做好镇江事,细化社会服务功能和项目,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量化指标体系,形成院部每年开发实质性社会服务内容或项目的申报制度。优化管理部门工作职能,统筹协调校内、校企、校地和研究机构等双边或多边技术合作,校企共建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构建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学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发、技术转移和社会能力,引领、辐射和带动与专业、行业企业相关的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研究。制定和完善社会服务激励措施,积极开发教师社会服务潜力,努力打造一支教学力、培训力、研发力、服务力兼备的社会服务人才队伍,努力开发与承接复合能力培训项目与技术创新型培训项目,在师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打造社会服务高质量品牌。

5.实施以文化底蕴为高质量发展价值力的“文化润校”工程

——坚持推进“崇爱尚美”文化建设。传承以“爱与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践行“团结一心、知难而进、奋力作为、追求卓越”的高专精神,大力培育高专人“爱的情怀、美的品质”;完成新校区生态文化景观建设,优化校园功能布局,建成大学生艺术中心和校史馆,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营造校园文化育人生态;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标识,完善校园文明公约、师德规范、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大力发展学院文化,形成“一院一特、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持续打造正则讲坛、正则印社、新时代女子学堂、晨读经典、大学生合唱团等一批重点文化品牌,积极培育一批《吕凤子美术作品集》《吕凤子》话剧等有特色、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展现学校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精神气质,不断提升学校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美誉度。

——坚持健全“五育融合”育人体系。坚持“五育并举”育人准则,探索“五育融合”育人模式,制定“五育融合”育人目标、评价标准;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思想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健全“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凝练形成“五育融合”系列教学成果;创新“五育融合”育人模式,融通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文化育人成效;将“五育融合”与“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相互融通,形成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五育三全”有效途径。

——坚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部建设和大思政格局品牌项目培育,以“课程思政”改革试点项目为载体,打造“课程思政”平台。健全“专任教师+”管理办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专业知识教学体系充分贯通,注重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在立德树人和专业人才培养两个维度融合创新,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思政理论课、“中国精神”课程、专业文化、传统文化、创业文化课程等思政建设项目,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相统一,培育一批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思政教学名师。

——坚持完善思政工作模式。加强党委对学校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学校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一二三四五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一是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培养能胜岗+能转岗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坚持两个理念,即思政为魂五育并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三是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体系,即课内教书育人、课外融合育人、校内外协同育人,多维并进、互补互动、融合贯通;四是打造四个思政教育平台,即专任教师+”模式的思政课程平台、基于四不原则的课程思政平台、“520”服务平台、崇爱尚美文化育人平台;五是创新发展五项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即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多方协同工作机制、思政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融合机制、述职评议考核机制、思政工作保障机制。

6.实施以人才培养为高质量发展品牌力的“团学宜校”工程

——着力优化招生体制改革。适应招生改革新形势,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招生宣传融媒体平台,以先进、实用、便捷的网络化信息管理手段,实现对招生工作全流程的控制与管理,提高招生工作效率。动态优化招生资源,科学编制招生计划,稳定提升生源质量,更好服务专业发展。“十四五”时期,年均招生数稳定在3000人左右,使学生数量与学校教学资源相适宜。

——着力构建“大学工”格局。完善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周汇报机制,畅通舆情跟踪和反馈渠道,建设好学生干部舆情工作队伍。建立“学生代表”座谈会制度,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引导。完善学生干部轮训制度,提升学生干部思想道德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用好“520平台”,组织开展学生思想动态、满意度调研活动,提升日常工作成效。加强学工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双线晋升”及考评工作,积极培树优秀辅导员、班主任典型,完善辅导员过程性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激励效能。坚持“学生至上、质量至上、服务至上”理念,围绕“教育、管理、服务”学生工作三大主题,以一站式服务大厅为依托,积极打造学生事务工作品牌,不断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模式。完善就业导师制,优化就业工作效能,建立常态化、小型化就业招聘工作机制,提升就业率、对口率,确保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推进创新创业社团建设,争创省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十四五”时期,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发挥宿舍主阵地作用,开展社区型学生公寓建设工作,建成宿舍学生自治工作网络,使学生生活与学工管理相适宜。

——着力完善社团管理机制。依托学生社团管理中心,落实《镇江高专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完善学生社团“五个一”管理机制(一个好的章程、一个强有力的社团班子、一个优秀的导师、每月一次社团活动、每学期一次社团活动汇报),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专业社团,鼓励科技创新型社团、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形成“小社团、大舞台”“小社团、大教育”“小社团、大管理”的发展模式,使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成为建设“崇爱尚美”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学生社团普及率实现100%,每个学生至少加入一个社团,使学生成长与学校文化相适宜。

7.实施以信息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保障力的“管理优校”工程

——完善智慧校园建设。优化全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校园网站群建设,建立校区间视频会议系统。加快丹阳校区和润州校区网络基础建设,实现丹阳校区、润州校区基础网络建设、智慧校园建设与校本部同步。全面建成覆盖全校区安全可靠的下一代互联网,打造有线、无线、物联网、4G/5G融合的全光融合网络。进一步加强学校云数据中心安全建设,推进业务数据安全共享,逐步形成以数据为基础的学校治理能力。构建学校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建立一个全数据、集中管理的安全管理平台,做到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分析,全面提升信息安全管理与防护水平。优化教学、科研、学工、人事、财务、后勤、资产、办公自动化等主要业务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为学校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服务。建成数字化图书馆,丰富数字阅读与移动学习资源。提高校园生活服务水平,以一卡通系统为基础,建立统一的短信通知和校园支付平台等,实现多渠道支付方式,为师生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校园生活服务。

——完善教学技术保障。构建在线课程资源平台,实现教师备课的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实验教学的仿真化,以及各类考试的无纸化。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规范化的精品课程与视频公开课网络资源平台、网络资源库,加大微课制作工作室、智慧教室、录播教室的建设与应用,实施线上线下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整体提升教学效果。建设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上培训平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宣传培训应用推广,提升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架构科学适用的数据系统,建设可视化大数据平台,实现教学督导信息化建设。根据文、理、工、医不同专业课程性质,科学化制定分类考评标准,引导不同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化建设。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纳入督导考核范畴,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推进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推进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的常态化管理,科学编制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四、规划保障

1.综合治理保障

——健全校内资产管理。积极配置、利用和盘活校内各种资产,提升资产经营资本运作发展能力,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健全全体教职工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各学院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增加办学收益。

——健全校园安保机制。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食品卫生责任制、楼长制等制度规范。健全校内联动的安保机制,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推进校园智慧消防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监测、火灾预警、设备告警等自动报警功能。完善校园全视角视频监控系统,巩固平安校园示范高校建设成果,提升校园综合治理水平。

——健全后勤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江苏省高校后勤安全管理检查评估标准》,完善后勤安全管理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以办好师生满意的食堂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省级节水型校园和节能型校园建设工作,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整洁优美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学校建设,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努力创造文明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

2.财务经费保障

——提高经费投入。为确保“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强化财务计划与管理,通过多种措施和渠道增加学校收入,在财务总投入、重点项目投入、教职工收入等层面上实现逐年增长,其中校园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训室建设年均投入不低于2000元。

——提高办学收益。健全利益分享机制,鼓励二级学院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增加办学收益。有效配置、利用和盘活各种资产,提升资产经营资本运作发展能力,努力提高学校投资收益。充分挖掘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积极探索校园各类资源的有偿开发和利用。充分挖掘学校形象、品牌、校友等有形或无形资源,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在校成立各类发展基金。

3.执行督导保障

——强化思想力。各部门、院部要在本部门、院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宣传和讨论工作,统一教职工思想认识,激发教职工的精气神,凝心聚力,共谋事业发展。同时将学校规划与本部门、院部发展统一起来,妥善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成一体化发展模式。

——强化执行力。学校成立“十四五”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类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加强协调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做好“十四五”规划细化分解工作,分年度、分部门制定阶段性综合实施计划,各职能部门要据此编制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将主要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院部,突出重点项目,列出序时进度,逐步落实到位,出成果、出成效。

——强化督导力。学校强化对“十四五”规划执行的督导评估,严格实施问责制,将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纳入部门、院部和干部考核指标,加强执行情况的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考评,及时公布改革方案实施进展情况,保证“十四五”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