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2016—2020年)是学校实现跨越发展、完成“升本”任务的决胜阶段。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年—2020年)规划纲要》和江苏省、镇江市关于“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这一时期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纲领,是学校提升内涵、跨越发展、实现升本的重要依据,是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

一、发展环境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质量”和“升格”两大主题,团结一心,奋力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十二五规划的预定目标,办学成效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学校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的基础上,2012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高水平通过评估、高标准建设长山新校、高质量申办本科”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同年,学校成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师资培养基地。2013年,学校高水平通过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同年7月,镇江卫生学校成建制并入,新建卫生护理学院,并于次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大专护理专业学生。2014年,市政府决定在镇江高专设立“镇江开放大学”,成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同年,根据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要求,新建汽车工程学院。到“十二五”末,全校共设有3个校区(学府路校区、丹阳校区、润州校区)、12个学院;在生源普遍趋减的形势下,仍然保持了招生规模的稳定,“十二五”期末,全日制在校生达8166人,各类成人教育在籍学生达3545人。

2. 学校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省委、市委理顺了学校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加强和健全了学校领导班子。省教育厅核准颁布了《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章程》。在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的基础上,制定了《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有效促进了决策的科学、规范和民主。校、院二级管理改革全面推进,学校印发了《镇江高专关于推进校院(系、部)二级管理改革的实施办法(试行)》、《镇江高专院(系)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等文件,以“目标管理、过程监控、责权清晰、分级负责、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为方向的二级管理机制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3. 教学改革纵深推进

学校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质量内涵建设。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新建专业13个,关停并转专业17个;创新建立了基于“能胜岗+能转岗”的“四平台八模块”高职课程模式,形成了“13X”实践教学体系、“GCD”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和“311”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校企合作进展良好,学校理事会正式成立,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了校企深度合作;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达8800万元,生均设备总值超过1万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了83%108%;学校新增省级以上实训基地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群)3个;省级精品教材3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其中,《基于“能胜岗+能转岗”目标的“4F8M”课程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13年江苏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获得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训练计划74项,10多名学生在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40名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1人获国家奖学金。

4.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学校坚持“师德”、“师能”一起抓,着力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十二五期间,专任教师规模数稳定在420人左右,生师比控制在16:1~18:1之间;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上升为74.7%;与“十一五”末相比,全校在职正高职称教师数已由11人增加到29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从34%上升到53.6%;博士人数由1名上升到13名,另有在读博士10名;校级教学名师从3名增加到17名;新增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人、省“333工程”二层次人才1名、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省“333工程”第四期培养对象6人、江苏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中青年专家各1人、省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6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

5. 校园建设推陈出新

“十二五”初期,为接受2012年省教育厅评估,学校完成了学府路老校区公寓楼的改造、本部和丹阳校区的操场跑道改造;开展“破墙运动”,改造建设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室27间、实训室67个。2012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学校整体搬迁至位于丹徒区长山的镇江高校园区。校园建设的重点转向新校区。2013年,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开工建设,到2015年底,一期工程17.9万平方米项目已经全部封顶,其余项目也全面开工。学校以传承“爱与美”校本文化特色为主线,加强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崇爱尚美”的特色文化。“十二五”期间,我校“崇爱尚美”文化建设成果两次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崇爱尚美”文化育人的典型经验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优秀案例选集。

6. 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加强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多措并举、搭建平台,推动科技创新。2013年,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江苏)研究基地落户学校;2014年,学校成为江苏省社科联高校调查点;同年,学校着手构建镇江高专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组建了由20名国内重点高校教授或知名专家构成的学术导师团和50名具有高级职称、高水平学术背景的企业专家构成的产业教授团;全校新增科研项目国家级15项、省级38项、市级93项、横向项目36项,2015年科研到账经费近400多万,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技术市场交易额在全省排名第25位;申请专利105件,授权43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1/3;全校在SCIEI、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30余篇,编著专著和教材69部;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全国知识产权软科学三等奖1项,市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市科技进步奖3项。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困难同在。挑战和困难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外部发展环境上,学校面临着“突围而出”的竞争压力。首先,随着苏南尤其是镇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特征更趋明朗,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由供给驱动变为需求驱动,教育必须主动对接行业产业的需求。因此,学校必须主动在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上进行优化调整,进而在地方及苏南的人才供求市场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其次,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研究型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高等职业院校、普通专科学校等各类高等教育的关系正在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的“立交桥”正在搭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挑战,而我校如何确定发展定位,将决定着能否正在新一轮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中赢得发展契机。其三,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一方面,当前全国高职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江苏高职院校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作为一所老牌大专,面临的冲击必然尤为强烈;另一方面,当前和今后几年我省正处于生源低谷期,将进一步削弱老牌学校的传统优势,对我校这样的老高专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四,申本学校之间的竞争激烈。在我省准备申本的学校中,我校的综合实力不占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的差距还较大。客观地说,目前我校在竞争中尚处于后发位置,要想后发先至,难度不言而喻。

二是在自身内涵建设上,学校面临着“日拔千尺”的提升压力。学校内涵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完成升本目标的要求相比,内涵提升压力仍然很大:第一,学校内涵建设观念的现代化不够。基于互联网的内涵建设的意识和成果不多,“互联网+”的观念和实践与社会需求态势相差较远,内涵建设观念需要更新;第二,专业、课程、教材、教改成果等的品牌化不够。学校品牌专业、精品课程、重点教材、教改成果的数量不够多,且处于离散状态,没有形成某一领域(专业)体系化、系列化的品牌成果,在省内或全国有影响力的不多。第三,高层次人才的影响力不够。尽管我校副高以上教师数位居全省前列,但与同类兄弟学校相比,正高职称人数偏少,博士学位人数也不多,高层次人才的厚度不够,且行业影响力还不广。第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不够。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的速度和深度还不够,校企合作的深度仍有待拓展,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有待完善。

综上所述,学校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从总体上看,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多于困难。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必须深入分析发展环境带来的利好因素,进一步扣准发展定位,全面推动和深化学校改革,敢于和善于抢抓机遇,积极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常态,围绕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学校确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坚持“人才立校、专业兴校、管理强校、文化润校”发展战略,以“创优升本”为目标,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服务本土”为主题,以 “深化改革”为路径,着力破解学校发展的机制性难题,始终保持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的大学职能,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定位准确、产教深度融合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社会承认度高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并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学校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 坚持科学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努力促进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切实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成效。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立德树人,落实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体现办学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3. 坚持深化改革

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总结和分析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找出制约学校改革发展的突出瓶颈,以“更明的方向、更高的质量、更优的结构、更顺的体制、更强的保障、更加的公平、更好的开放”为标准,通过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使学校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切实增强,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使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全面推行依法治校、依法办学。

4. 坚持服务地方

坚持“俯身贴地,服务地方”的规划编制理念,把学校的发展规划放到地方社会经济环境中去思考、去审视,主动亲近本土业界,积极对接地方需求,促进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的良性互动,放眼“长三角”,“说好镇江话,办好镇江事”。

5.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校发展,人才优先”的发展理念,突出人才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打造学校发展的人才高地。强化学校文化精神引领,全力服务广大师生,提高师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确保学校事业发展和师生幸福指数的同步提升。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校必须紧紧围绕“三步走”的“第三步”发展目标,以迁入新校区为契机,以“创优升本”(创建优质高专高职院校和申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为抓手,着力推进质量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到2020年,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一所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8000人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并初步形成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品牌和办学特色。

第一阶段(2016—2018年),以“创建优质高职高专院校”和“申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为阶段性目标,加大改革力度,凝聚全校智慧,挖掘现有潜力,整合多方资源,全面启动“创优升本”程序,全力以赴落实“创优升本”工作的各项要求,确保“创优升本”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阶段(2019—2020年)全面完成学校升本任务,全面实现学校“三步走”战略目标。进一步落实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建设要求,以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质量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抓手、以科学研究为途径、以社会满意度为考量,努力打造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品牌和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管理体系更加完备,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学校内部活力充分激发,社会服务更具成效。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2018

2020

1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人)

7500

8000

2

学校占地面积(亩)

1000

1200

3

学校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26

32

4

年招生规模(人)

2500

2700

5

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项)

2

4

6

省级以上品牌专业(个)

1

2

7

新增国家(省)级规划教材、省重点教材(部)

3

8

8

省级以上实验(训)基地(个)

5

8

9

新增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

3

8

10

生均图书(册)

100

110

11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

1.20

1.50

12

科研经费总量(万元)

1500

4000

13

省级以上课题(项)

80

>200

14

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项)

5

>20

15

核心期刊论文(篇)

150

>400

其中:高水平论文(篇)

40

>100

16

专利数(学生数占比%

1

1

17

办学经费增长率(%

>1.5

>10

18

生师比

16.9:1

17.6:1

19

教职工专任教师占比(%

65.18

67.55

20

双师型教师比例(%

30

>45

21

正高职称教师(人)

35

>45

22

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比例(%

18

>40

23

专任教师博士研究生(人)

20

>65

24

毕业生就业率(%)

97.5

>98

25

社会培训量(万人次)

0.60

1.00

 

三、重点任务与主要措施

(一)重点任务

1.凝心聚力,奋力作为,实现“创优升本”战略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突出“创优升本”战略目标,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全面完成“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后两步目标。2016年底前完成十里长山新校校园基本建设,确保于2018年前,在校园基础条件、教学设施、专业、课程、师资、科研、图书等方面达到或超过国家新建本科学校的各项要求;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抓紧完成生态新城国际护理学院及其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快质量内涵建设,力争在品牌专业建设、科研成果质量和科研经费总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提升申办工作的硬实力;积极争取省市领导、“评议专家”对学校申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有计划、高效率地做好申报本科工作的学校自查、江苏省专家评议组考察、国家高校评议专家考察等三个阶段的组织工作,确保学校升本成功。

2.对接产业,深化教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学校的“本土”特点,推进产教融合工作。重点打造国际护理学院、文创学院和文旅合作等三大校企合作项目,积极探索实践“政校企”三元混合所有制办学,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主动适应镇江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完善专业与产业的快速对接机制,围绕民生、文化和新兴产业,集成学前教育、卫生护理等专业,构建民生事业的服务型专业组合;集成人文、旅游、艺术等专业,构建文化产业的智慧型专业组合;集成机械制造、汽车、电气、化工等专业,构建新兴产业的生产型专业组合,打造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支撑基地。加强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特点研究,改革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完善“一体两翼”的能力素质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省级品牌专业,完善基于“能胜岗+能转岗”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四平台八模块”高职课程模式,大胆改革课程教学;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用“三个1千万”分别引进或培养3-5个以教学应用技术研发为重点的高端教学科研团队、建设3个左右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专业、打造100名左右“卓越工匠”。

3.立足专业,聚焦技术,增强科研对学校发展的支撑力

科学定位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地方高校的科研地位,立足专业建设,聚焦技术应用,培育并形成学校的科研特色;紧贴高职特点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校企、校地、校校合作,扩大学校在地方智库中的影响力;完善学校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科研的整体实力和科研成果层次,充分发挥科研对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支撑作用。

4.  搭建平台,校地合作,提高面向地方和社会的服务力

充分释放自身能量,加强校地合作,积极拓宽服务渠道。加大建设镇江开放大学的力度,凸显其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以继续教育工作成效纳入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为契机,提高学校在地方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影响力;以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和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建设,建立公民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等政策举措为契机,梳理学校社会服务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管理机制,纵深拓展服务领域,丰富、创新服务形式;加强社区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主动研究服务市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打造服务品牌,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镇江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智慧中心。

5.  承继传统,与时俱进,推动地方和学校文化建设的传承创新

全力提升“崇爱尚美”学校文化,加强校本文化内涵的系统研究,完善“崇爱尚美”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建设,进一步打造和养成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记忆”。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全过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爱与美成为师生的文化自觉。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本土文化的研究优势,加大对吕凤子、赛珍珠、沈括等文化名人和地方文化现象的研究力度,特别是吕凤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力度,形成学校文化研究的特色;牢记大学的文化使命,打造活动文化品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大宣传学校形象的力度,增强具有高专特色的大学精神的影响力,努力使高专成为镇江的文化高地。

(二)主要措施

1.实施以贯彻《章程》为引领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程

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章程》的贯彻实施为引领,牵引带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增强学校治理能力,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1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完善镇江高专“政行企校”合作育人理事会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势。(2)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把“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3)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精简管理机构,优化服务机构,强化科研和社会服务机构,增设专业研究岗位。全面推进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下移管理重心,激活院系办学活力和发展能力,构建“小学校、大学院,小机关、大服务”的管理格局。(4)强化督导工作,建立督管、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学校督导体系。逐步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借鉴和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5)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方面的改革。(6)加强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巩固并新建2-3个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加大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力度,积极吸纳国际先进办学理念,依托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面提升合作办学质量和水平。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和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比例达20%以上。与国外高水平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跨国企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合作培养。逐步提升引进(聘用)外籍专任教师的比例。积极参与教师海外培训计划项目,支持师生赴海外留学、参与科研、见习实习等。到2020年,具有1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1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达3%以上。

2. 实施以增强执行力为重点的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以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为重点,有计划、多渠道、高质量地开展干部培训,建设“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正气”的干部队伍。(1)加强院(部)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干部竞争选拔机制,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队伍,选优配强院系主要党政管理干部,强化基层组织整体功能,实现政治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院系领导班子的建设目标。(2)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通过集中参培、个别送培、定向挂职锻炼、海外培训等多种渠道,全面实施干部培训规划,切实增强干部的政治意识、管理能力。(3)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加大选拔和培养业务型党务干部的力度。(4)进一步完善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目标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奖惩和问责机制。

3. 实施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水平提升工程

积极探索在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背景下专业与产业的快速对接机制,贴近产业发展需要,贴近企业人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促进产教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1)开展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尤其是面向镇江地方发展调整专业结构的专项研究,建立“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的专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2)实施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计划,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到2020年,创建3个左右省级品牌专业,其中1-2个达到省内领先要求。积极参与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批“卓越工匠”群体。3)开展“能胜岗+能转岗”人才培养目标内涵和实现路径的专题研究,每年定期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4)完善“4F8M”课程模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5)结合专业建设,主动开展符合专业特点的社会服务项目研究,扩大社会服务项目的类型和规模,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双丰收。

4. 实施以增强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深化实验实训教学实践创新改革,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能力。(1)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建现代化实训基地、技术创新推广中心,加快建立服务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校中厂”或车间,优化配置实训条件。加快建设生产性实训室。到2020年,建成6个校企共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平台。(2)系统开发实训内容,以“系统性、共享性、开放性”为原则,加强对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内容的开发和管理。积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设置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所(站)。(3)完善13X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 6S”管理、顶岗实习、实训室项目开发创新、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提升等工作,提高实践教学实效。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逐步扩大现代学徒制试点。(4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每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省级以上计划项目不少于30项;在国家级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中实现新的突破。

5. 实施以增强教学科研能力为重点的教师发展工程

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水平。(1)建立师德引领的导向机制。强化师德教育,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广泛开展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大力表彰宣传“崇爱尚美”优秀教师典型。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健全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2)完善以业绩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形成高效的教师管理、激励、培养机制。结合新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及国家政策的推行,创新学校用人制度,积极探索高校职员制度,对教师实行分类聘用、分类管理、分类考评。健全完善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制度,优化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建立绩效工资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3)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期间选派100名左右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到省内外优秀示范院校和海外知名学校进行挂职锻炼和培养深造。积极开通“绿色通道”,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专业性院系管理骨干人才。(4)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与企业合作打造高水平、“混编型”科研开发团队。加强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提高教师科研层次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进一步促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大幅度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6. 实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工程

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富有校本特色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优化学生管理模式,提升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1)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2)进一步完善 311”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3)开展以“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主题的专题研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坚持立足就业、服务发展方向,深入推行“一本多证”制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教育。(5)设立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专项经费,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力度,发挥共青团作用,重点打造15-20支精品社团和5—8个专业协会,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7. 实施以“崇爱尚美”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品牌工程

传承和创新以“爱与美”为核心的学校传统文化,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崇爱尚美”文化品牌。(1)打造学校形象文化,使“高专人”具有“爱的情怀、美的品质”。(2)优化精神文化的项目载体,培育“爱与美”的高专精神文化,培育富有特色的工匠精神。(3)融合企业文化,营造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高职文化生态。建设中国正则绣博物馆。(4) 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学校治理体系为目标,构建“人文化+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文化。 (5) 创新实践育人机制,打造“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活动文化。(6)健全广泛参与机制,增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大群体”意识,构筑崇爱尚美的五轮齐动、协同育人格局。

8. 实施以生态智慧为标志的新校园建设提升工程

以生态校园为标杆,将镇江高专新校园、国际护理学院等建设成绿色低碳校园、智慧校园和人文校园,打造宜居、宜学、宜人的校园样板。(1)进一步优化校园功能布局,坚持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提高校园建筑设计标准,建设绿色生态校园。(2)大幅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优化网格结构,实行智能化管理,健全职能管理部门、业务推进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分工协作机制,高标准地建成智慧校园;积极探索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创新,基于大数据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推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示范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精细化,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3)同步完成新校园园林和文化建设。综合考虑绿化、文化功能,统筹人性化布局,坚持人性化设计,体现个性化特点,以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和环境育人的重要功能。

四、规划实施保障

1.加强党的建设

认真落实中央从严治党的要求,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深化法治型、服务型先进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作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的作用,加强统战工作,形成学校发展的推进合力。

2.全面依法治教

全面推行依法治教,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健全符合法律法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动学校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健全学校重大事项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要求,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3.优化投入结构

强化规划实施的财力保障,积极争取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努力拓宽资金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建立稳定的教育投入增长机制,努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积极构建合理有序的财力格局,确保年教育经费总量达20000万元。优化教育经费投入和支持结构,优先保障学校升本经费,每年专项经费不低于   1500万元;改进投入方式,更加突出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的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投入,经费安排着力向学校内涵建设和学校重点工程项目倾斜。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完善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经费使用绩效考评机制,强化经费审计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4.着力组织实施

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规划组织实施,形成规划实施的合力;加强规划协调管理,认真做好规划的细化和分解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制定专项建设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综合实施计划,突出重点项目,列出序时进度;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一方面,严格规划实施问责制,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另一方面,加强校内外合作交流,整合多方资源,汇聚集体智慧,攻坚克难,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强化督导评估。建立健全规划执行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的针对性、导向性和有效性;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考评,及时公布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评估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切实强化规划的有效落地,着力提高社会满意度。